2)第122章 一场举国的质变在酝酿_混在北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须做到一百五十万贯以上,后年的利润必须做到二百万贯以上,就出不了乱子。”

  股民们看到每年业绩都符合预期,自然就会坚信到靖康四年,京畿酒业股价完全能支撑一百贯以上每股。

  这么一说,李纲完全懂了。

  想到前段时间卖给西夏与吐蕃五千斤,已经换回了五十万贯,就算不再继续往西夏与吐蕃再卖一批,今年一百万贯的利润也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甚至大概率能超出预期不少。

  确定至少今年绝不会出乱子,李纲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放心了。

  ……

  此时,距离崔平为主,陈东、欧阳澈等人为辅,南下江南反贪,已经有四个月时间了,陆续有结果传回来。

  虽然过程有诸多波折,但崔平等人最终没有让赵洹失望,整个江南官场都几乎给掀了个遍,光是追回来的被贪污赃款就多达一千多万贯,同时撸了大大小小十四个官员的帽子。

  经过清朝雍正检验过的方法,果然管用。

  点燃了江南的第一把火,有了江南的范例,接下来就该是复制到整个大宋了。

  清朝的疆域比大宋大得多,雍正花了五年扫了清朝一遍,赵洹估计,有个三到四年,他便也就能把大宋整个扫一遍了,到时候大概率不仅能扭转大宋连年赋税六千多万贯,却开支超过八千万贯的局面,转超支为盈余,在只有六千多万贯赋税的情况下,每年盈余一两千万贯不在话下,如果赋税增加,盈余也会跟着增加,如果大宋每年赋税做到一亿贯,那么他每年拿五千万贯出来打仗都不成问题!

  开封证券交易所的造富狂欢,虽然不能直接给到底层百姓,但参与的中产与上流们一下子资产大膨胀,大量的钱围绕着交易所流淌,自然会有一部分外溢出来,形成各种需求。

  开封的经济以一种可以明显感受得到的情形在发热,在蓄势起飞。

  为了促进底层经济能更多的吃到这一波红利,赵洹先是与政务阁七位重臣商议,又在大朝会上与文武百官商议,最终他强势压下一切反对,下旨刑部出台劳动法,他还亲自制定了几条,比如以七天为一个轮回,无论酒楼、作坊、还是各个产业,工人每日劳作不得超过五个时辰,同时第七日为休息日,必须轮休一日,如若东家强迫劳作,当日必须付平日三倍工钱。

  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肯定会有很多商家不遵守新订的劳动法,但不影响这法律先制定出来。

  赵洹的目的很明确,便是为了强迫商人们招募更多的工人,提升就业率。

  虽然这劳动法如果实施,原本每天劳作六个时辰甚至七个时辰,每月能赚七八百文的工人,可能只能赚到四五百文,但有工作的工人可能因此多一人,以及其他一系列好处。

  总之,对于整个大宋而言,劳动法的制定,肯定利大于弊。

  劳动法增加就业,证券交易造富制造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通,加上反贪扭转各地方官场风气,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大宋有什么很明显的变化。

  但赵洹坚信,只需要数年,必能引发一场质变,带动整个大宋经济腾飞,轻易冲破之前的历史巅峰。

  ……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