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迁都燕京之议(一)_混在北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看过,以及杨再兴的救命之恩,又发现杨再兴二十几岁都没成过亲,并以为杨再兴只是一个普通兵卒,便厚着脸皮主动提出以身相许,和杨再兴成亲了。

  她怎么都没想到,杨再兴居然是天波府杨家的后人,并且杨再兴如今已经成了有资格领两千五百人的团长,未来前途无量。

  “此次我会在开封待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杨再兴当初仅仅成亲数日就出征,至今还没有一个子嗣,趁着这次能在开封待一段时间,便打算与妻子符氏加紧造人,再怎么也应该在下次离开开封之前,让符氏先怀上。

  ……

  再次军事改革,同时封赏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之战中的有功之人。

  接下来,赵洹最关心的无疑便是迁都燕京一事。

  迁都之前,不仅要先将古北口一带防线,以及山海关建造完成,将燕京城扩建到一定程度,还要尽可能得到文武百官的支持,这些不是几个月一年就能做到的。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之前,先是在永乐四年就下旨扩建城池规模,永乐八年下旨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四年才真正在朝堂上与文武群臣商议迁都事宜,‘说服’文武群臣之后,当年动工修建皇宫,永乐十八年才完成迁都,前后历时十四年。

  赵洹自然不可能等十四年,他计划三到五年内就要完成迁都。

  这到不是赵洹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大宋作为人类现代化以前,最富裕的王朝,靖康四年底,算上刚刚收复的幽云十六州,统计人口已有一亿一千六百多万,赋税收入一亿零七百多万贯,综合国力远超历史上的明朝刚刚开国不过二三十年的永乐时期。

  经济文化、手工各业都处于一个绝对的巅峰,工匠人数没有十倍于明朝永乐时期也差不了多少。

  可以说,只要有钱,大宋就不缺人力与工匠。

  五千万贯钱全砸下去,难道还不够建设好古北口防线山海关与燕京城?

  用一年时间扩建城池,规划好各个区域,再用两年时间建设,其实在赵洹心里,三年就应该能建设完毕,五年那是出现了什么意外延误了工期的情况下。

  在燕京皇宫开始动工之前,哪怕不少人都在猜测,赵洹也并不准备当朝把打算迁都的事情直接说出来,就算未来肯定要说,赵洹也会先与李纲几个商议,得到李纲几个的支持后,再说服政务阁,最后才是说服满朝文武百官。

  时间已经进入靖康五年。

  古北口一带长城防线的修建,山海关的修建,以及燕京城的扩建,每日都要消耗国库巨量的钱,好似不把国库余留的几千万贯全部花干净不罢休一样。

  古北口一带长城防线的修建,以及山海关的修建,文武百官到是没谁觉得不应该,毕竟守好了这两个地方,燕京城便可稳如泰山,幽云十六州便稳如泰山,广袤的河北平原便形同腹地,可以安心耕种发展。

  但是,燕京城扩建的规模就有些太不正常了,一座北方边境重镇,以前辽国与金国建成的规模就已经足够大,足够坚固了,却还要扩建加固,这是要干什么?

  靖康五年三月的时候,终于有官员忍不住质疑了出来。

  ……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