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6 魏王发怒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王殿下了,汉王或许没有什么野心,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公心,只是想维护朝廷的稳定和大唐的繁荣…”

  李承乾闻言眉头却更深了,“难道舅舅母后他们真的都误会老三了,可他们都是那样睿智的人物,怎会看错,如果他们所言非虚,那老三最近的所作所为又作何解释?

  李承乾左想也不对右想也不对,此时他已失去了判断能力,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

  过了许久,李承乾才缓缓道:“如果老三真如乳母所言,待孤登基为帝后,荣华富贵绝不吝啬于老三…”

  ……

  魏王府,议事厅。

  李泰大怒道:“老三他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给孤使绊子,要出面维护老大的太子之位。”

  魏王李泰自打有了夺储之心以来,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离太子之位竟能如此之近。

  眼见就要梦想成真,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把一切都毁了,他如何不怒。

  李泰面黑如锅底,额头上的青筋彷如一条条大龙一般凸起,双目瞪圆,似乎能喷出火来。目光所致,谁都不敢与其对视,纷纷低下头颅。

  李泰发泄过后,才缓缓说道:“诸位议议,老三这次的出面保太子,到底出于何种目的?”

  王珪率先开口道:“臣猜测汉王如此做,无非有两个原因:

  其一,汉王野心勃勃,有夺嫡之心,但他认为殿下的威胁远远大于太子,在他没有准备好之前,不想殿下登上太子之位,以增强他夺嫡的难度,所以才拼命保太子。

  其二,汉王没有夺嫡的野心,储君移位必将引起朝野震荡,汉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公心,只是想维护朝廷的稳定。”

  李泰闻言点了点头道:“那老师更偏向哪一种原因?”

  “老臣更偏向于第一种愿意,因为汉王殿下文韬武略冠绝诸王,有如此才能之人心中肯定有远大的抱负,不可能只甘心做一个逍遥王爷。”王珪捋捋胡须沉稳道。

  李泰听到王珪说李恪文韬武略冠绝诸王,他心中莫名火起,但随后又不得不承认王珪所言非虚,他李泰引以为傲的文采书法全都远逊色于李恪。

  他李泰自诩为文采风·流,却至今没有一首代表作,而李恪所作的《春晓》、《将近酒》、《侠客行》、《满江红·怒发冲冠》、《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塞下曲》、《凉州词》等…

  以及最近说作的《汉王妃》、《青平调》,那一首不是可以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

  就连他引以为傲的书法在李恪面前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对方创作的汉王体独具一格,许多书法大家都纷纷模仿,连他父王都放弃原本情有独钟的飞白体而改练汉王体。

  更何况李恪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他李泰连拍马都追赶不上的,李恪可以指挥几十上百万的军队在沙场上驰骋,更有灭国之功,而他李泰连马都不会骑,这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低下,完全没有可比性。

  李泰常常的感叹的“既生瑜何生亮”,其实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俩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这也是他为什么那么嫉妒和忌惮李恪都原因。

  幸好李恪是庶出,身上还流淌着前朝的血脉,不然他李泰一点希望都没有。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