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五章 研究机构_重铸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少府成立后,信达商行原本存在的一个对各种技术进行科研的部门也并入了少府,并取名为百工院。

  现在里面的人数并不多,或者说是真正的研究人员不多,仅仅有五十余人,但是这些人都是信达商行从全国各地挖过来的,可以说他们掌握了大明的最高科技力量。

  信达商行自成立以后就一直有着这样的任务,已经坚持了一年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各地找到了五十余人,这些人多数是从那些大商人、藩王那里找到的,信达商行采用各种手段来挖人。

  最初的效果并不好,直到朱由检登基以后,事情突然变的容易了很多,效率大大提高。

  现在百工院已经进行着多个项目,朱由检也经常过去,这些工匠们在知道自己是被皇上重视的,一个个都是十分激动,做起事情来也是非常有效率。再加上朱由检给他们的工钱都提升了了不少,甚至是明言若是发现了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朝廷一定重重有赏。

  经过和这些人的交流,朱由检确定大明这个时候的技术水平还是和西方各有千秋,并没有说是向一两百年后那样全面落后。

  就算是有些落后的技术,大明的工匠们也是能够很快的复制出来。大明只是理论方面确实是不太行。

  他们之中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当然人数还是太少,现在信达商行仍然在从全国各地寻找人才。

  现在大明的科技研发,进过朱由检的整顿,已经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分别是火药、枪炮、冷兵器研发、制造的军械司以及其他方面的百工院。这两个地方朱由检可是寄予厚望的。

  因此他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去转转,在太看来,这两个地方的变化都是极快的,尤其是军械司,从成立但现在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不管是冷热武器的产量都超过了原先的兵仗局与军器局之和。

  唯一不爽的不断的有御史对他进行劝谏,什么皇上就应该待在皇宫里,不能经常出来……

  一堆乱七八糟的,朱由检全部将这些奏折留中不发,仍然我行我素。还好朱由检自从登基一来基本不开大朝会,做事情一般都是每天在文华殿召集六部九卿、内阁诸阁老开个小朝会,事情基本就解决了。

  那些天天乱叫的御史们也见不到皇上,只能天天上奏折请求皇上要勤政、要开大朝会。可惜朱由检一直不曾搭理这些人。

  现在百工院的进度也相当不错,百工院的院长是朱由检特地安排人从江西找过来的宋应星,宋应星来到京城以后,朱由检感觉自己真的是找对了人,朱由检知道这人是明末最杰出的科学家。

  但现在看来何止如此啊,他简直是一个全才,仅仅两天时间就让百工院原本都是牛逼哄哄,谁也不服谁的工匠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很快就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