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围城:炮战逞威---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见过几门炮又如何懂得指挥,更不用说只有先锋军情报部门利用飞机和无人机对战场一目了然。

  徐远山有后世资讯帮助,知道二战时期炮兵战术的变化,更清楚朝鲜战争至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的炮兵战术。

  二战前期炮兵部队一般开炮时间,就是齐射三、五分钟打完就收工换地方,小家子气日军是如此,阔佬的德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所需的炮弹是靠运输上去的。

  列宁格勒保卫战两年多时间(900天)德军发射炮弹二十万发,第一年是八万发炮弹,这样说吧,每天德军轰击列宁格勒的炮弹平均还不到三百发。

  这是因为德军摊子太大,各处都需要弹药,后勤运输跟不上。

  等到美军出场后,这支部队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后勤,火力输出自然比德军多得多。

  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炮兵更是登峰造极,单炮每天发射三、五百发炮弹很平常。

  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学到的东西,就是大炮兵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1979年自卫还击战时候,中国军队攻击凉山时258门大炮半小时发射一万多发炮弹,直接就把凉山炸平了,了平均每门火炮发射40发炮弹。

  特别是自卫还击战开战之初及两山轮战时候,中国军队炮兵部队单炮每天发射三、五百发炮弹也是很普通的事情,这时候的中国军队炮兵装备更多是122和152口径火炮,比美军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更多是105口径榴弹炮是不一样。

  徐远山损就损在用后世的炮兵战术思想,除了暗戳戳增加近一倍火炮不说,还要求战斗日单炮发射炮弹数量要超过三百发,这无论如何让小家子气日军所想不通的。

  日军战斗日单炮发射炮弹从没有超过五个基数,小家子气的日军一个炮弹基数仅是12发,就知道与后来的志愿军炮兵一个炮弹基数40发差多大了,抗美援朝运输如此困难情况下,志愿军的75山炮最多一天都发射炮弹有四个基数。

  因为德制105榴弹炮有近13公里射程,南京城内先锋军炮兵连在单个战斗日是不移动炮位的,所以每一个炮位都是被双层沙袋围护着,连长就是通过电话专线听从观察指挥员的指令不停指挥炮兵战士发射炮弹。

  估计打完南京保卫战,这批105榴弹炮的炮管都得报废了。

  而原时空国民党中央军的独立炮兵团,前面四年抗战,所用掉的炮弹,单炮都没有超过一千发。

  放到先锋军这里,不过就是三、四个战斗日的发射量。

  先锋军这种打法,民国军阀军队的军官谁会指挥?谁又能指挥?

  正因为如此,先锋军的炮兵部队一如既往在炮战逞威。

  南京城中国军队炮兵部队的作战,也把许多外国战地记者看呆了。

  美国记者杜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