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三章马来亚共和国成立---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机(红鹰上舰型)和海龙战机(仿造f6f)并陆续生产,其中有一部特殊配件是后世定制的,如海龙战机发动机、高压轮胎等配件配。

  海龙战机体型较大,最大起飞重量六吨多,这也是称之为“海龙”的原因,武备是两门20毫米机炮和四挺毫米机枪,最大携带炸弹重量达吨,但航程比海鹰战机短。

  海鹰战机与海龙战机形成航程远近、载弹轻重搭配,是上舰的两款战斗机,不过海鹰战机利用大航程还兼职侦察机功能,海龙战机利用载弹量较大可携带一枚重型反舰导弹。

  01基地的机场,有多处设置成模拟航母的起降场地。

  为了测试海鹰战机和海龙战机,跑道进行了特别的改装,实现了模拟航母甲板尺寸的标记,安装了减速电缆和发射弹射器。

  “还是差一点,一个月后的考核别被淘汰了。”黄仁宇从一架海鹰战机下来后,仔细观察飞机停下的位置。

  曾经是北京大学生的黄仁宇,加入空军后,参加过东北对日大空战,后又参加收复外蒙古战役,是一名立下多次战功的飞行员,虽然参军只有两年时间。

  为了选拨舰载机飞行,空军从红鹰战机飞行员中选出600名优秀飞行员,黄仁宇不仅有天赋,而且大学生出身文化程度高,所以也被选上了。

  但看来竞争蛮激烈。

  不过他这也是过于紧张了,徐远山知道原时空日本海航选拨上舰飞行员时,犯了一个错误,开始时过于严格,从合格飞行员中按照二十分之一选上舰飞行员,实际上和选精英飞行员差不多,多次空战后造成上舰飞行员严重不足,后面又走极端,滥以充数,让新学员上舰,使海航飞行员出现了驾驶技术和战术上的断层。

  解放军空军这600名红鹰战机飞行员本身就很优秀,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性训练后,大多数人还是能上舰的,按照徐远山的设想舰载机飞行员至少要储备上千名。

  关于舰载轰炸机的选择,反而让徐远山犹豫很久,有了反舰导弹后,就是还选不选二战舰载轰炸机的问题:一是没有合适轰炸机,徐远山对二战舰载轰炸机都不太满意,筛选过后发现小日本的舰载轰炸机比美军还好一些,他又看不上日本飞机皮薄馅大不抗揍的特点;二是01基地轰炸机研发本来就比较弱,目前研发的图2中型轰炸机和b29重型轰炸机还没有最后定型。

  现代航母没有搭载轰炸机原因,是因为上舰的战斗机在配置合适武器后,已经具备了轰炸机的功能,所以徐远山考虑的就是舰载战斗机携带反舰导弹先明这样安排果然有深意。

  王文华的游击队保卫这些货船期间,发生过两次战斗。

  第一批是80多人的马来人强盗过来抢船。

  游击队虽然没有作战经验和勇气,但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