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地煞知时_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子尾随至其居所,意外发现那地方,草木旺盛,灵气充沛,端是风水宝地,又瞧着那茅屋成色颇新,寻附近村民一打听才知,那老道士在此结庐隐居已有五六年。”

  黄不语说到这,下意识压低声音:

  “来仙镇覆灭正是六年前,这与老道士结庐时间颇为巧合,弟子怀疑那位老道士怕是知道什么,弟子不敢打草惊蛇,故而上报先生。”

  莫川听到这,终于意识到黄不语表功之前为何先请罪了。

  这所谓的发现,根本谈不上线索。

  最多算是一个破局方向。

  也对,妖就是妖,虽能借着隐秘特点,打听到诸多秘密,但也最多止于凡俗,一旦涉及修道者,终究力有不逮。

  “那道士居所位于何处?”

  “回先生的话,来仙镇西南方向行约**里,便到了,那茅屋背靠山坡,门前有个荷花池,先生若去,弟子愿为先生领路。”

  黄不语连忙道。

  “不用,能守着来仙镇五六年之人,不是秉性纯良,便是另有图谋,若是前者还好,若是后者……”

  莫川话语至此戛然而止。

  黄不语心中一凛,不再多言。

  莫川随即散而为气,消散于废弃瓦舍之间。

  黄不语连忙拱手作揖,恭送先生离开,好一会儿才直起腰来,眼中闪过一抹后怕。

  无知者无畏。

  初闻来仙镇,他满心为求仙缘,根本不以为意。

  然而至此之后,才知来仙镇之诡谲。

  正所谓:

  雁过留声,水过留痕。

  偏偏关于来仙镇的消息,仿佛被一股无形力量尽数泯灭,探访周围村镇老人,对于来仙镇的记忆也多十分混乱,仿佛遭到了某种血缘诅咒。

  这非常不符合常理。

  毕竟乡野婚娶,多是十里八乡之人,纵然来仙镇沦为鬼蜮,也不该这么快就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因此这里面必有不祥。

  这份不祥,令黄不语感到不安,这是他方有几分线索,便迫不及待上报的根本原因之一。

  ……

  按照黄不语的描述,莫川出阳神,遁于草木间,不过一炷香时间,便寻到老道士隐修居所。

  整齐编排的篱笆围墙,围住三间泥墙茅屋,看起来平平无奇。

  环顾四周间,远处隐隐可见一座村落,有袅袅炊烟升起。

  莫川取回肉身,这才行至柴门前,朗声喊道:

  “有人在吗?”

  没多久,一名衣衫陈旧,额生福痣的老道士,从堂屋走了出来。

  “贫道明辰,途经此处,腹中饥渴,可否求口茶水吃吃?”

  莫川拱手相问。

  那老道士意味深长道:“道友衣着整洁,红光满面,可不像是托钵乞讨之人?”

  莫川笑道:“让道友笑话了,贫道此来,其实想打探些消息。”

  此时,老道士也走到院门前,随手打开柴门,道:“农家井水粗劣,道友不嫌弃的话,请。”

  莫川微笑,抬脚迈入,心中暗道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