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西北巡视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势,若不是这次重新整顿锦衣卫,让朕的耳目灵通,也不知道这帮混蛋们还要隐瞒朕多久,可恨,该杀。”

  对于皇上的震怒,赵兴只有低眉顺眼的听着。其实这里最该杀的不是这两个人,而是他们的真正上司山西巡抚耿如起,还有那个正直的好官,但并不知兵,一意主抚发明了养气理论的三边总督杨鹤。

  但这两个人,不是天启留下来的遗臣,就是崇祯上位第1批任命的封疆大吏,崇祯是绝对不能打自己的脸的。可惜耿如起岳和声,要替崇祯的脸皮背锅了。

  “而就在今日,锦衣卫又传进来陕西边军闹饷哗变的消息,朕真的不知道,每年滞留在地方的税负中的军饷一块,到底都去了哪里,朝廷收不上钱,而边军却得不到钱,那么这一笔钱去了哪里?”

  赵兴依旧苦笑沉默相对,九边百万,这巨大的一块钱粮的去处,在历史上,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

  明朝的财政税收使用分两块,一块折算银子上缴国库,由中央支付。还有一块是实物,直接留在地方,供应卫所和九边将士。

  然而山陕大旱,根本就收不上来这一笔名义上的卫所边军的钱粮,所以在山陕的官员上缴国库,完成政绩的时候,正好可以用这户部根本看不到摸不着的冲抵一笔亏空。

  而第2块儿,确是被这个英明神武的皇上,亲自任命寄予厚望的好官杨鹤大人,拿去养贼了。

  养贼自重,这话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是可以的,但放在这个好官杨鹤的身上,却是真正的冤枉了他。

  九边之乱这是两三百年大明一直存在的弊端,当然,这里说的九边之乱,并不是指的流寇杆子,而是蒙古人的侵扰,也就是所谓的打谷草。

  上一届的三边总督,就是因为蒙古人的骑兵,都打到了陕西的腹地延绥城下,结果只是拥兵困守城池,任由蒙古人在城外屠戮几百里,然后抢的是盆满钵满,心满意足的自己退去而被捉拿下狱,于崇祯元年十一月,枭首传边。

  结果这个职位,就再也没有人敢接。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好官杨鹤却在一次和同僚的调侃中,大放厥词,杨鹤说:“辽事之失,不料彼己,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至尊优柔不断,又至尊自误”。听成这话,是多么的振聋发聩,是多么的远见卓识。

  而对西北的事,杨鹤更有惊人之语:“谋求天下大治的要领在于培植元气。自从进行大规模战争、兵役以来,经常不断地对下边进行加派,目前公私财力交困,百姓的元气受到了伤害。自从辽左、贵州、四川兵败失控后,暴骨成丘,封疆的元气受到了伤害。自从朝廷里缙绅结党,彼此倾轧以来,谋逆的宦官乘机出来,打击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