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税务官锦衣卫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嘴。想一想那群混蛋吃瘪的样子,属下们就开心的拍手啊。”

  “此捐通过我们锦衣卫,名正言顺的向全国商贾开增,如此,我们锦衣卫又兼任了一个全国税务司的担子,很沉重的噢。”

  大家一起勇于任事的大声表态:“担子再重,我们也坚决完成。”

  对于属下对收钱这事如此不怕困难,勇于担当,赵兴表示非常满意。

  向商贾收捐,是这些的擦边球。这个办法推行下去,全国的商税就上来了,虽然赵兴准备将这笔巨大的收入交给内帑,但现在是,国凡有事,户部就盯上内帑,也就变相的为国了。

  只要内帑宽裕,崇祯大方,那么,大家或许就不再将填补国库窟窿的主意打在已经被敲骨吸髓的百姓身上了,那么,未来开征的三饷,或许就能不施行了,到时候,逼迫百姓揭竿而起的原因之一就消弭了。整个大明的局势就会好一点吧。

  “不过这次我们和以往不一样,原先收取份子钱,完全取决于坐班的锦衣卫兄弟的心情。如此一来,我们的总收入会少,而可能肥了那些坐班的兄弟,最终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这次我改变一个决定,其目的就是维护大家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在座的所有人没有任何一个反对的,因为那些商铺上交的份子钱,的确是随着坐班锦衣卫的喜好,自己口袋咯得多了,上缴的也就少了。最终损失的是整个集团的利益,因为在座的诸位毕竟不可能,亲自跑过去收份子钱吧。

  “所以我规定,咱们锦衣卫过去,就按照各个商家每月的营业收入,收取固定的爱国捐。”然后顿了下,“但是严格的规定,每个月营业收入低于十两银子的小商小贩,坚决给予免除。十两银子以上,按照4哩的原则,也就是4%,收取爱国捐。只要商人在一地缴纳了爱国捐,拿着我们的凭证,只要没有再次交易之前,走到全国任何地方,全部不需再缴纳。”

  指挥同知李必成拍手叫好:“这么少的份子钱,既不给商家增加负担,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给我,同时,聚少成多,我们又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另一个同知也欣慰的道:“而这么少的比例,又会让那些背靠的大山们,感觉和我们争争计较不值当的,所以双方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大人真的是拿捏的准啊。”

  赵兴得意道:“这也是我在底层坐班的时候,仔细研究过的。咱们在全国推行这个方法之后,所得收入,我们就留下5成,作为咱们诸位的廉政福利,和锦衣卫开销,最终我们锦衣卫的所有费用,都不必再从内帑出,为皇上分忧。”

  这样一来,就等于每年给内帑减少五六百万啊,这让大家有点担心,赵兴这么做,最终苦了锦衣卫兄弟。

  赵兴打气道:“留下我们的,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