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章 割取多尔衮人头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已,否则滥杀,是要遭到天谴的。比如,我刚刚的理由多么的高大上,多么的迫不得已。我很欣慰啊。”

  一脸冷汗的贺人龙磕了一个头站起来:“末将谨遵大人的教诲,下次不再滥杀了。”

  “这就好,你下去执行吧。”

  等贺人龙走了出去,赵兴就着多尔衮帐篷里的纸笔,简单的汇报了这场大捷的斩首人数,然后用正白旗的旗帜,将多尔衮的脑袋裹上,递给毛守义:“派一个小旗,将这面旗子和多尔衮的人头送回京去,一定要沿途大张旗鼓的宣传,用来振奋人心军心。”

  毛守义接过去,还是询问:“大人不亲自送过去吗?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赵兴一笑:“这里离不开我,再说了,我这样大张旗鼓的沿途宣传,也是在让那些想伸手的家伙们,都把手给我缩回去,这个功劳,我是给我自己,和锦衣卫的兄弟们留着的。”

  收缴了四千匹战马,是一件大喜的事情,但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这四千匹战马虽然好,但也是四千张嘴,即便草原马吃苦耐劳,但也需要有人照料。几次大战,自己剩下的将士不足四千,而战马却已经有了一万五,照这么下去,自己都快变成牧马人了,这可不行。

  再加上带出来的干粮已经耗光,那些还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州县,坚决拒绝赵兴的停留,怕把皇太极招过来引火烧身,更坚决拒绝赵兴的粮草供给。于是最终赵兴决定,回到遵化去,一面休整,一面躲避皇太极必然的疯狂报复。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兴准备整军回去。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缇骑来报,在通州地区有一支明军,正在被建奴围攻,请示赵兴是不是去救援。

  赵兴一皱眉,这个时候,怎么还有明军在野外和建奴野战?找死吗?

  看一看身边疲惫的将士,赵兴最终决定,还是不救了。

  而就在拒绝之后,他顺口问了一句:“那支战斗的明军打的是什么旗号?”

  缇骑回禀:“是一个卢字。”

  赵兴当时大惊,然后果断道:“快,全军整队,救援卢象升。”

  卢象升是真正的忠臣,这时候他是大名知府,就在皇太极入寇京师的时候,他破家招募勤王乡勇一万人进京勤王。结果走到了通州,准备进入通州和镇守通州的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合兵一处,然后进攻南苑皇太极。

  结果解经传、方大任、杨国栋闻听,当时坚决拒绝了卢象升的进入,将卢象升挡在了通州外面。

  皇太极闻听一支明军竟然在野外要攻打自己,当时派出正红旗阿拜督导五个牛录,合计蒙古附军两营六千,围攻卢象升。

  一万乡勇,面对一千五百女真八旗再加上六千蒙古大军,就在通州城外,凭借小葛庄死战杀敌。

  战况惨烈无比,到处都有在残垣断壁中拼死厮杀的义勇,他们用最淳朴的思想,最滚烫的鲜血,诠释着一个民族对外敌的不屈。但近在咫尺的通州友军,竟然只做壁上观,连卢象升请求放伤兵入城都不许。

  面对绝情怕死的同僚,卢象升手提大铁枪只能看着身边无数的伤兵歉意的道:“实在对不住了兄弟们,都是本官无能让诸位深陷死地了。”

  一个伤兵义勇慨然一笑:“大人何出此言?当初大人散家招募义勇,我们就怀着报国杀奴的决心来的,战死沙场死得其所,还请大人不要顾惜我们,为国惜身突围吧。”

  一群只凭借血勇的百姓,面对穷凶极恶的正规军,死伤自然惨重无比,之所以能支持到现在,全是凭借卢象升的一条大铁枪四处救火。

  卢象升天生手臂长有双骨,神力无敌,一条八十斤重的大铁枪,就成了战场无敌的存在,不管战场哪里吃紧,只要大铁枪到,敌人纷纷奔走闪避。

  但敌人太多,自己一方战斗力太弱,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小葛庄被建奴和蒙古附军攻破,现在正在展开激烈的巷战。但整个村子也所剩不大了,败局已定。

  “我不会走的,本官将你们带出来,要么一起救亡图存,要么便与诸位义士一同赴死。然后再提铁枪高呼杀奴,冲向了又一处战团。

  就在卢象升几近灭亡的时候,庄外炮火连天,赵兴的大队人马赶到了。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