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1章 国公府密议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的很实在的结论。

  天启和崇祯兄弟两个自幼失去母亲,跟着不幸运的老爹长在深宫。打小就感受到了深宫中黑暗阴险的尔虞我诈,以天启懦弱的性格,是绝对对这种尔虞我诈感到恐惧的,所以才练就了一手木匠手艺,这不过是他排解恐惧和焦虑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逃避。

  但他被英国公等强硬的抬上了皇位,却没有感觉到皇上九五至尊的乐趣,却被咄咄逼人的东林党人当成了党争的工具,三大案,一直被翻来覆去的拿来做党争的借口,怎么不让一个孩子厌恶?

  正是这种背景,天启才扶植了魏忠贤,一来是厌倦朝政,找个人替自己,二来,也是扶植一个势力,来抵消东林对自己的指手画脚的牵制架空。

  而他每日经筵不堕,但每次都要带上小弟崇祯,原则上,这是绝对不符合规矩的行事。

  经筵,是当世大儒重臣,给皇上讲解帝王权术的,绝对不能让外人学习的,更何况还是一个亲王?要知道,大明的臣子,尤其是东林,对于谋反叛逆,那是一直严防死守到了偏执的地步,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出现?

  但天启却以罢经筵学习为要挟,最终,还是让自己的弟弟成了旁听生。

  同时他坚决以各种借口不让弟弟就番,也是大有深意的。

  既然受过了帝王权谋之术教育,在加上他不像天启那样柔弱,反倒是性格刚烈,从不尊天启遗言留用魏忠贤而果断打倒他上看,崇祯是有一定自己主见的,不是甘心轻易被东林左右的。

  对于赵兴的说法,英国公不置可否的继续吃饭,虽然依旧是味同嚼蜡,但他真的是饿了,还是吃的很多很快。

  听到赵兴顿了下,英国公催促道:“说,说,继续说下去,老夫听着呢。”

  赵兴就继续道:“既然世子将我的不妥之见告诉了国公,而国公又禀报了皇上,同时,皇上又难得的出宫访我,那就说明一件事,皇上对裁撤官员死对头锦衣卫的事情,是有犹豫,转而有了新想法的。所以才想听听我这局外人的想法。”看看有些尴尬的英国公,赵兴小心的吹捧了下崇祯:“咱们皇上虽然年轻,但兼听则明的魄力担当还是有的,不是任谁说什么,都无原则接纳的。”

  这么说,一来是给英国公解围,同时也是在提醒国公,不要在皇上面前太自以为是了。

  坐在角落里的翠艳突然接口:“按照你的逻辑道理,东林党人全力鼓吹裁撤东厂锦衣卫,我爹爹这么一说,就勾引起了皇上私访,这又连出山陕天灾人祸真相,才让东林狗急跳墙杀人灭口啦?”

  赵兴笑着轻轻摇头:“大小姐的见地,在下却不敢苟同。”

  这么一说,英国公倒是愣住了,这才将饭碗放下,却转头询问郭广生:“老先生所言山陕事,可是真实?”

  郭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