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杀人诗与转变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品味的王庆一于是再看木兰辞,细细品读,果然如此,那些古人词句,经此一排序,竟然是一首可以千古绝唱的伟大词句了。

  而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看上去,不过是一首闺怨的妇人小词,然而细细品读,就会在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此篇却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其意义远超过了这首词的本身了。

  王庆一越读越沉迷,竟然再也挪不开眼珠了。

  好半天,他感觉有人在拍打他,这才回过神来,却是李守一拉着他,指着病梅馆记大声道:“王兄,快快欣赏这一篇难得的赋,真的一言道尽了指挥使大人的良苦用心啊。”

  王庆一转头仔细品味,此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这是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这不就是现在这群所谓士子文人君子们,虽然胸中丘壑万千,但被八股压制的死死的吗?指挥使大人为病梅而泣,正是为自己这样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而“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是指挥使大人专门对这次恩科的士子们写的,对八股取士压制人才的声讨,对这群恩科人的期待啊。

  还没等王庆一仔细研读呢,突然耳边一片呢喃声起,转头看去,却看到所有的文士几乎都跑到那篇沁园春长沙面前,然后如醉如痴者有之,慷慨激动者有之,癫狂疯魔者有之,就是没有一个正常人了。

  王庆一凝神看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王庆一默念着,不由自主的大声朗诵,这似乎就是为这场恩科的士子们写的,最终那忧国忧民,那少年的意气风发的张狂,那蔑视一切的风采,彻底的让王庆一加入到了癫狂之中。

  正这时候,锦衣卫百户章程跑了过来,惊慌失措的对着手下大声的呼喊:“赶紧的,将小先生们驱赶走,上冷水,上冷水,掐人中,不行大嘴巴招呼,要不就出人命啦。”

  锦衣卫们二话不说,上什么冷水,那多不锦衣卫啊,直接大嘴巴大脚的侍候啦,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