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5章 钱谦益入阁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

  “他每次插手军事,都是为国,功成之后,立刻放权。”

  “结党营私。”

  “结党叫保皇党,难道保皇也要被弹劾吗?至于营私,似乎他没有为自己做什么。”

  “还有——”崇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最终还是说出了孙承宗的话:“据说,他左右了朕。”

  钱谦益大惊,惊讶的反问:“他左右了皇上吗?以皇上之睿智,难道皇上不能判断而需要臣子提醒吗?”

  崇祯彻底的愣住了:“对啊,饭自己吃,饱饿自知啊,干什么还要问人啊,自己不弱智啊。”

  “大明的事,他说了算。”

  钱谦益一笑:“万岁错了。”

  批评这个及其爱面子的皇帝错了,这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

  但钱谦益赌一把的劲头来了;“比如新政,万岁您不要他去云南,他敢去吗?新政施行,不是皇上在午门宣旨执行,他敢干吗?”

  他开始借助这个机会,向崇祯表明,自己支持新政的态度,站在了皇上的一面。

  “山西盐政,他可是没有请示朕,他就干啦。”

  钱谦益向崇祯展现了他对国事的熟悉程度:“先有万岁下旨,为边军发放七年积欠,边军的军费钱粮从哪里出?历来是山西巡盐御史衙门出啊。结果赵兴按照祖制惯例找巡盐御史衙门要钱,这很合乎道理和规矩法律啊。”

  其实有句话他一直不敢说,那就是,你让赵兴解决问题,却不给他一文钱,这是你的不对啊。赵兴,这是被你逼的啊。

  “然后,赵兴发现了巡盐御史的弊端,赵兴身为锦衣卫,有为国清除弊政的职责。他是履行他的职责,如果一个部门眼看自己部门的弊端而不思改革,那就是渎职,是懒政,应该罢黜这个*****。”

  听着钱谦益侃侃而谈,看着他引经据典,将大明的律法说的头头是道,引用的无比娴熟,崇祯第一次发现,这个钱谦益可比温体仁有真才实学多了。

  其实,钱谦益这个人,在东林党里,除了骨头软,不要脸之外,不算是最坏的人,而且还是东林里少有的实用主义者。

  现在,他其实就是在向崇祯展现他的不要脸。说这些,其实他已经背叛东林了;说这些,已经在向崇祯大声疾呼:“你和赵兴是二人小集团,我是支持您的二人集团的,我已经站在了政治正确一面,让我加入保皇党吧。”

  然而他的这个赌局,赌对了。

  现在崇祯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于是沉默了一阵之后,就突然问了他一句:“你不是东林党人吗?你应该是赵兴的死敌啊,朕的新政的坚决反对者啊,但你怎么处处为赵兴说话呢?”

  钱谦益就一身正义的挺直了胸膛:“我是东林党人,但我一定要坚持东林党的忠君爱国,关心天下事的宗旨。我的死敌,只有那些祸国殃民者而不是赵兴,我只支持为国为民为君的,所以我支持赵兴。”

  然后再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的宣布:“臣,和赵兴一党。”

  这话说完,钱谦益就恰当的闭上了嘴巴。

  君臣就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默默的对视良久。然后崇祯站起来,对身后的方正化吩咐:“拟旨内阁,调钱谦益入京,为礼部尚书,内阁行走,嗯,兼任内阁次辅。”

  面对这种突然间的恩典,钱谦益缓慢的跪倒,波澜不惊的叩头谢恩。

  钱谦益,提前三年,入了京师,而且踏进了他一辈子都没有做到的,为此和温体仁争夺了一辈子的阁臣。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