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复苏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好着嘞。”

  “可惜,您的儿子为国战死,为的心很不好受啊。”

  “大人可不敢这样,这有什么呢?为儿子的一条命,给我们家,给他的儿子,赚了五十亩地,值啦。”

  这就是汉人,他们视土地比生命还重要,一条命,能为子孙赚来土地,这是值得的。

  翻看了爷俩带来的猎物,有一对鹿茸,两张皮毛,还要一堆好看的石头。

  其中一块,竟然是岫岩的玉石。

  “这些东西您想换什么?”

  老渔夫掐着指头算计:“需要两把锄头,还有就是一包盐,最好再扯上几尺布,孙子总不能老光着腚不是。”

  “还有呢?”

  老渔夫就看了看自己的东西:“可惜了,鹿鞭被我这个姑爷吃了,所以现在就只能换这些了。”

  听说鹿鞭被姑爷吃了,这些就哈哈大笑起来:“馋嘴的东西。”

  老渔夫立刻正色反驳:“是我让他吃的,吃了好有力气,再给我们家生窝孩子,家有了孩子,就有了劳力,国家有了孩子,就有了战士,到时候,我就把孩子送到队伍上去杀奴。”

  赵兴感慨一声:“是啊,日子虽然艰苦,但只要有了孩子,我们就有希望。山河虽然破碎,但我们有了战士,总将归为一统。生吧,生他个人丁兴旺,生他个国富民强。”

  老渔夫突然站起来,抱歉的对赵兴道:“对不住了大人,商队来了,我得赶紧的交易了,可不敢耽搁商队往下走的路,下面,还有乡亲等着呢。”

  赵兴也站起来告辞,继续他的巡游。

  一片黑黝黝的土地上,明显的是一家人在忙活,赵兴就站在了地头,抓起一把能攥出油的泥土,“为什么有这样好的土地,百姓却挨饿呢。”

  农夫直接回答:“其实,什么样的土地都打粮食,只是,原先给建奴耕作,当然不会给他们好好的侍弄啦,现在这地等于是我的了,我就要上心,这地,只要付出力气,不管什么样的天气,都会长出庄稼,打出粮食的。”

  “种子农具都有了吗?”

  “前天从官府拿药材换了一点,剩下的,官府那里先欠着呢,我估摸着按照今年的墒情,到秋天,就能拿粮食还清了。”

  “可不能为还清了债务,就饿了肚子啊。”

  “咱们庄户人家可过不来带着饥荒的日子,宁可饿了肚子,也要还清债务。没饥荒的日子,过着才安心,才舒坦。”

  这就是百姓最淳朴的思想,在镇江那个小知府还担心百姓会赖账呢。土地想法,根本就是多余,他还根本不了解现在的百姓啊。

  正说着呢,一个孩子跑了过来:“爹,东头三爷家的地还没开完呢,娘让你赶紧过去呢。”

  赵兴连忙询问:“怎么回事?”

  这个汉子就解释:“东头三爷,是一个孤老头子,没儿没女的,但官府还是承包了他十亩地,但他哪里有力气耕作?结果里正召集大伙商量,大家帮着他种,然后他拿出收成的一半,给村里。”

  赵兴一皱眉:“这不是变现的征收徭役吗?他敢。”

  这个汉子连忙摇手:“大人误会啦,这活计不是白给他干的,村上收他一半的收成,然后存到村上的义仓里,到时候,村上修桥补路啊,谁家有个天灾病患无力支撑啊,就从这义仓里出,这是大家心甘情愿,商量好的。”

  赵兴明白了,于是,对着跟在身边的官员们道:“看看,这就是百姓的智慧。其实,我们不要插手百姓太多的事物,有许多事,百姓会自己处理好的,只要我们官府抓住主要的,其他的就都由百姓做主,至于种瓜种豆,吃干喝稀,由他,百姓自然会把自己的事处理好,自然会把日子过好。这就是无为而治。”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