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穿甲弹的威力_超级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器装备的陆续定型装备部队,使得中国在反装甲作战领域有了长足进步,但缺陷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中国军队的装甲兵部队,所装备的是落后苏联近二十年的战后第一代坦克59式。

  尽管中国从没有间断过对坦克等装甲车辆的研究和发展。但限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力,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开展全国范围的旨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备战备荒工作,究其根本还是中国的常规力量薄弱,特别是装甲机械化集群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亦或是战术应用和训练水平乃至相关经验。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尤其是在坦克的技术水平上,苏联基本上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便将苏军的装甲机械化集群更新一次,从二战大批装备的t—34/85系列,到堪称经典的t—54/55系列;从驰骋中东的t—62到神秘强大的t—64的服役;从平衡发展的t—72到正在加紧研制的t—80。

  从战后到现在短短的三十几年的时间里。苏联的坦克已经甩出中国几条大街,即便是最近十几年中国与西方关系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通过引进、合作或是独立研发,中国在坦克装甲方面也是在奋起直追,当下的新式坦克项目虽说是对外合作项目,但其中也不乏军队和高层对坦克装甲车辆方面的技术追赶的心切和希望。

  可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虽说现在奋力在追赶,相关的坦克研制型号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可真正能成行并最终被部队认可且正式装备的,可谓是寥寥无几,更何况当下国家政策已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经济建设成为国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要旨。

  军队和军工部门要经受一段漫长的“忍耐”期,因此,可以预见今后将有相当多的坦克研制型号将会被迫下马,即便是勉强保留下来并最终研制完成,部队也会因为经费问题,而无法大规模装备,所以可期的时间内老式的59式还将是中国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主力型号,苏联的装甲压力在短时间内依然无法改变。

  可有了刚刚测试使用的新式100mm穿甲弹就不一样了,之前老式的59式坦克可能在五百米以内都无法击穿t—72等苏制先进坦克的正面装甲,在战场上只能采取装甲游击战,采取隐蔽、埋伏或突袭的方式打击这些坦克相对薄弱的侧面或后部装甲,要不然凭着59式坦克的性能,在t—72等先进坦克面前连肉搏冲锋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一旦装备了新式100mm穿甲弹的话,即便是59式这样的老式坦克都有可能在千米左右的距离对t—72构成致命杀伤,尽管在其他相关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