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五章 万能的红旗2导弹_超级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是不可能,因此。卢嘉栋便将中国防空部队大量装备,且技术成熟的红旗2防空导弹作为基础弹进行改装。

  首先一点就是,提高红旗2防空导弹的反应时间,老式的红旗2防空导弹采用的是液体推进剂作为燃料,不但挥发性大,而且不易储存,交战之前需要临时加注燃料,不但耗时耗力,影响作战,而且一旦完成战备,储存的燃料便无法退出,导弹如果不打出去,就算报废。

  对此,赵如松的意见是采用固体推进剂,毕竟他采用HTPB高能固体燃料研制的火箭试验弹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可俗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固体推进剂固然是好,但却要对红旗2导弹进行比较大的改动。

  特别是赵如松研制的火箭试验弹的固体发动机,与红旗2导弹的尺寸并不匹配,需要重新设计和研制,大大超过预定的交付时间,正因为如此,虽然赵如松很遗憾,但卢嘉栋还是果断放弃了固体推进剂的改装计划。

  好在西北重型化工厂在前些年在空军和二炮的支持下,在可储存液体燃料方面取得相应的进展,尽管并没有达到远程弹~~道~~导~~弹的能量值,不过对于红旗2这样的战术导弹来说已经足够了,因此,卢嘉栋果断采用这种可储存液体推进剂,从而让红旗2导弹的战备时间大大缩短,作战效能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对红旗2导弹的制导系统的改装也在稳步推进着,而担任这项重要任务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军工电子和导弹导引头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宋晓旭,如今的宋晓旭已经成为万山军工联合体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特别是通过舰空导弹的征稿设计,将他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梁守业、赵如松等人逐渐老去,像宋晓旭、刘亮、张爱国等年轻一辈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担任越来越多的重要任务。

  比如说张爱国继续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深入探索,而刘亮也在赵如松的亲自指导下积极开展远程火箭的研制,至于宋晓旭也不甘落后,在充分吸收卢嘉栋的武器装备发展思想后,积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他所设计的舰空导弹是一个范例,而改装的红旗2导弹则成为又一个经典

  依靠着他在设计舰空导弹时积累的经验,以及对英法等国雷达导引头的深入研究,宋晓旭很好的将卢嘉栋提出的“一弹多用”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红旗2导弹的基础便是用于防空作战,不过这款研制于五六十年代的导弹,其内部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早已过时。

  为此,宋晓旭在吸收西方国家先进防空导弹制导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原所高性能军用芯片和雷达技术,开发出一款雷达\红外双模式导引头,不但令红旗2防空导弹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