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五章 院士对学者的诱惑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问题那么多,为什么国家还在支持?

  因为过去的国家实验室,科研经费几乎都是靠国家拨款。

  想要大力发展国家实验室,对标美国橡树林、劳伦斯那些的话,需要的经费太多了。

  只能放开标准,形成了地方政府+企业出钱,高校+研究院所出成果。

  陈灏沉默了。

  这种模式好处坏处都有,只要有两三个实验室发展起来了,那就不亏。

  “我觉得这种模式不好,行政和科研就应该分开,不能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陈灏还是不太赞同,这样的科研环境不是他想要的。

  郑强看了眼陈灏,笑道:“所以,这才批准我们两个国家实验室的立项。”

  陈灏愣了一下,随后失笑道:“那看来是我着相了。”

  国家实验室究竟该怎么搞,谁也不知道。

  是该全盘学习美国还是搞符合本国的特色化道路?

  所以,这才给光华大学开辟了绿色通道。

  双通道测试!

  一个是光华大学以单一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为依托主题的专业化国家实验室;

  另一个是近些年兴起的地方型国家实验室。

  “总归来说,这两个国家实验室的批准立项,对我们光华大学的科研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郑强振奋得说道。

  国家实验室那可是科研的国家队,有了国家的认证,招揽人才也不怕没有金字招牌了。

  “差不多这两天就公布消息了,老郑,人事上就需要麻烦你了。”

  陈灏眼神亮起光芒,“对外发布公布,开展新一轮的科研人员招聘,要把我们的科研能力提上去,早日摘掉【筹】这个字!”

  “好。”

  ……

  “书记,你没开玩笑吧??”

  因为任弘教授喊的一声,周围不少研究员都望了过来。

  任弘此刻也无暇去顾忌这些目光,而是快步走出实验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书记,你刚刚说得是真的?”

  电话里传来一道无奈地声音,“任教授,我知道这很突然,我也没办法,这是中央下达的命令。”

  “为什么?!”

  任弘不理解,虽然他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可毕竟他在科大工作十几年了,让他一下子离开这也太难以接受了。

  书记只好解释道:“科技部那里已经对光华大学申报的【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筹)】和【真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批准立项了,只有你是【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筹)】主任的最佳人选。”

  “国家实验室?”任弘完全呆住,他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对,而且还是两个,消息大概这两天就会对外公布,”书记说着浓浓一叹,“唉,这下我们科大不是国内唯一拥有国家实验室的高校了。”

  情绪慢慢冷静下来,任弘也算是想明白了。

  在光子屏、光芯、碳纳米这三个实验室、研究中心里,光华大学的学者大都偏年轻,陈冲教授、方浩森教授天赋不比他低,可资历、地位远远不如他。

  国家实验室不像是普通的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的人选草率不得。

  光华大学这里,最适合的也只有他了。

  见任弘不说话,书记还以为任弘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连忙安慰道:“任教授啊,其实这也不是一个坏事。自从2006年后,已经15年没有新批准的国家实验室立项了,而且你担任国家实验室主任的话,对你竞争院士也有很大的一个帮助。”

  任弘张了张嘴,眼神变得犹豫。

  他已经是长江学者了,已经摸到了院士的半只脚,仅差一步就能戴上这个最高级别的学术帽子。

  主持光芯项目,加上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实验室主任职位,的确对竞争院士有很大的帮助。

  没有哪个学者能拒绝院士的诱惑。

  他任弘也不例外。

  “书记,我知道了……”

  ……

  鹭岛,大山里。

  接到杨澹校长的电话,赵永教授直接傻眼了。

  “校长,那……那我就变成光华大学的人了???”

  啥情况,我只是来支援真空超级高铁课题组的,怎么人就留下来了!

  ps:身体好多了,就是嗓子还是不舒服,第二章我尽量。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