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一个必备的技能_重生之19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德年间(618—627)僧人元通化缘而造。原名浮屠寺塔,宋代重修,改现名观音寺塔。

  塔六角九级楼阁式,高27米,砖石结构,实心,基层每边宽三点九米,高四点三米,塔顶有铜质塔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坠落。

  塔身正面向南,基部有高一点五米、宽零点八五米圆拱塔门,门旁嵌明万历八年(1580)修补塔门碑一块。塔身各级装饰斗拱、假门和花窗等砖雕,分别嵌有清嘉庆年间捐修纪年瓷碑,三级以上嵌有彩瓷佛像或图案。塔体局部破损,大部完整。

  塔顶置铜铸葫芦形塔刹,民国时(1940年代)堕于狂风之夜,第九级遂有倾圮。

  塔门南向,第三级自南向东嵌瓷匾六方,残二,存其四,词云:不二宗旨,得三界縁,示四高台,了五净因。

  第四级镶嵌世尊塑像,每面三尊,五级每面两尊,六级每面一尊。七八九级为彩画瓷板图案。每级南向均有捐修碑文牌记,乃嘉庆十一年丙寅事也。铭其功德,使后人知。

  由于古塔立于大量民居之中,年久失修,塔身已现多处裂纹,塔顶也已坍塌了一角,且有两处民居依塔而建,古塔还被线缆缠身,失去了昔日的光华。

  皋安多宝庵塔,又名北门塔,古称药师塔。俗称北门锥子。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角形,原有9级,第八、九级早年已毁,

  多宝庵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现存7级,残高计米。基层每边宽米,高3,9米,各级宽、高逐层缩小,呈角锥形。第七层(即现在的顶部)每边宽米。塔身正面向西,基层有塔室,室门为圆拱形,高米。室内地平面随塔壁转折同为六角形,其每边和角的上方都有仿木作斗拱,承托着叠砌穹窿顶。

  室内原设置有佛龛、佛像,后被毁。塔体外部的各级平座(塔檐),均系平砖叠砌挑出,下承以砖雕斗拱。塔心(塔桩)和塔壁(外层)之间,有50至80厘米宽的砖砌梯道,沿梯可盘旋登上塔顶。

  小时候,秦凡还曾爬过,后来文物部门规定封闭,从此后是再也无人进入过。

  见老赵问起,秦凡肯定地点点头说:“这个必须做,搞起来的影响会比其它的宣传效果大十倍还不止。到时,报纸的报道都不用你们掏钱,如果操作好的话,甚至省城的媒体也会介入。”

  赵佳胜低头想了一会说:“影响肯定是大的,可容许不容许就很难说。”

  “什么事都在于谈,看是怎么做,怎么谈,到时老赵先去探探路子。一定把它做起来。”秦凡给他们打气道。

  倚在门边的汤奕扭头问雪梅:“这还是我们班的秦凡?”

  赵雪梅掩口笑说:“这是鬼上身的秦凡。”

  汤奕“嗷”得一嗓子,把自己吓一跳,也把里面的三人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