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下)_窃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出发前经过反复分析讨论,最终定下的奇兵之计,具体行军路线和作战方案,均由王杞大人亲自制定。”

  王杞起立,向无比动容的众人拱拱手:“君上,诸位大人,除此之外,我军自昨日傍晚开始,轮番派出数十小队斥候和上千骑兵,毫不留情地清理西面敌方斥候和前出贼寇,目的是打乱贼寇警戒布置,扰乱其视野和军心,进而影响其判断,使得敌酋不能安心调兵。”

  “截止今日黎明,我军与贼寇斥候共发生三十余起小规模冲突,歼敌斥候上百人,斩获突前警戒之贼寇六百余头颅,扫平王城以西武水两岸三十公里的范围,此刻正以轮番出击的战术,不断向费县逼近骚扰,尽可能让敌酋产生误判,如果敌酋派出三千以下兵力反扑,我军埋伏在后的两千骑兵就会果断出击,尽可能消灭敌人,进而达到扰乱贼寇总体部署的目的。”

  刘玺等人倒吸一口冷气,怎么也没想到,昨晚自己还在欢饮的时候,刚刚到来尚未扎营的刘存和王杞麾下将士,已经出去拼命了。

  “王大人,要是敌酋恼怒之下,大举攻来怎么办?”

  三十五岁的中尉阴莘已经面无人色,这位前国相阴德的族侄是个博学之士,本该当个文官更好些,可惜入错行了。

  王杞心中鄙夷不已,脸上却极为温和:“中尉大人不必担心,哪怕贼寇大举而来,至少也要两天准备,我军已在必经之路城西赵家渡扎下大营,最迟明晚就能构筑个长宽四里的坚实营垒,贼寇要攻打开阳王城,就必须先拔掉我军的渡口大营,而拔掉渡口大营不容易,不留下两万具尸体,休想办到!”

  众人又是一惊,马上联想到琅琊军官兵精良的甲胄和装备,以及数量众多的弓弩和骑兵,不用多想就知道王杞还真没说大话,阴莘也不好意思地向王杞致歉。

  刘存补充道:“我军南下之前,琅琊各县紧急征发五千民壮,组成五个工匠营南下助战,预计今日下午到达王城,今晚即可构筑渡口营垒,这五千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青壮匠人,每千人中有二十五个熟悉土木建筑的匠师,干起来很快,长宽数里的营垒,外加一圈十丈宽壕沟,五千人两天干完很轻松,何况我军数千官兵已提前出去伐木,本地上万民众纷纷前往帮忙,所以应该还能更快些。”

  国君脸上再度有了喜色,站起来频频搓手来回踱步,忽然转向王杞大声问道:“王爱卿,寡人武库里尚有万套衣甲兵器,两日内爱卿能征召多少青壮补充军力?”

  王杞连忙站起,悄悄望向刘存,见刘存微微点头,立即上前致礼:“禀君上,如今全城上下同仇敌忾,城里城外滞留无数被贼寇逐出家园的民众,大敌当前民心可用,所以,多不敢说,两日内征召八千青壮还是可行的,只是这粮草……”

  “爱卿尽管放心,粮草足够,要多少寡人给你多少!”刘玺大声承诺。

  国相张范也站了起来,虚心地向王杞行个礼:“都尉大人尽管放手行事,军械粮草一切有我等负责。”

  “谢君上,谢国相大人!”王杞恭敬致谢,心想这下好了,打完这仗八千人能活下来的,老子都要带走。

  “喂喂!子鉴,寿山,兄弟我该怎么办?别忘了南城还有我徐州一万四千将士啊!应该齐心协力紧密配合才对,你俩总不能只顾自己吧?要是数万贼寇不打你们,直接南下攻打南城或者其他方向怎么办?”一直旁听的糜竺坐不住了,爬起来就大声嚷嚷。

  转眼间,刘存和他的勤王军队成为众人心目中的中流砥柱,全局的控制权悄然转到刘存手里。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fontcolor=red/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color=redbiquge001/font.com,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