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人算,天算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电文传送向伯林。、

  伯林指挥部;

  希特勒急促呼吸着也努力调正着呼吸,但双颊的肌肉还是越绷越紧,目光空茫,就像要消失在遥远的某处。

  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竟然摧毁,虽然还没有查到袭击者身份,但几乎不用推理都知道对手是谁。

  多致命的时刻;

  帝国军工产业融合了大量汉华军提供的设计思路之后终于爆发,大量新式坦克开始量产,军工高科技产业突飞猛进,至关重要的时刻提供了帝国60%石油的油田却被莫斯科摧毁。

  北非在隆美尔攻势下大半在手,但石油的探测开采至少需要半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汉华军是打通了中亚细亚到阿拉伯海通道,货船也可以从苏伊士运河通行,可是汉华军尚不能稳定建立自中亚细亚到卡拉奇的路海运输线,伊朗、阿富汗局势初定,印度自由政府空军和日本印度空中力量依然能威胁到印度河和铁路线。

  运输线陆地、印度河流域水路路程各超过1000千米,走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汉华军物资线彻底支援帝国战争也需要数月甚至半年时间。

  柳岸花开的局面竟然被走到了悬崖一条径的地步。

  希特勒不认为自己的北非战略有任何的失误;

  一切都因为汉华军;

  希特勒是政治家,有远远超出军事家视角的思维能力,后世没有汉华军,德国倾尽全力对战莫斯科。

  可当今局势不同于后世。

  希特勒判断中苏联迟早会在同德国和汉华军的双线作战中奔溃,既然苏军崩溃已成定居,寒冬季节又不适合攻击而且苏军城市堡垒体系和大纵深防御带克制了装甲部队正面攻击速度希特勒就要找一个平衡点。

  能源;非洲能源;

  希特勒看到的是汉华军解决能源问题之后军力、科技的突飞猛进,甚至说在多个领域已经超出德国,所以希特勒意识中德国只有彻底的解决能源问题才能成为美国、汉华军、苏联一样拥有无尽战争潜力的超级帝国。

  因为战争对石油需求的刺激和法国提供信息,希特勒知道非洲有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发展的石油资源,所以希特勒要先下手为强。

  原因不难,因为重水工厂、美国阿拉莫斯实验室以及共和工厂“雷电”战斗机事件产生的连锁反应,美国、英国对帝国施加向莫斯科的战争不会有任何的干涉行为,但非洲不一样,非洲美国虎视眈眈而且英国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附属地,汉华军处于自身国家利益选择和美国、英国合作德国理解,德国也自汉华军同美国、德国的合作中收获了好处,但随着汉华军和英国、美国合作的加深双方外交关系会达到何等程度希特勒无法判断,一旦汉华军因为和美国、英国关系的升级英国又通过汉华军调停非洲战事,德国成为超级大国的梦想就会被无限的滞缓,非洲即将到手的能源也会充满未知数,苏联持续的会承受同德国和汉华军双线作战压力局势无法更改非洲又充满变数,就在这个变数产生之前彻底的控制非洲。

  先下手为强,即便日后有汉华军调停充其量放弃无关轻重区域但能源要牢牢掌控在德国。就是这种思维支配了希特勒战略布局,导致汉华军中亚细亚之战爆发德国南方集团军希望和汉华军联手时希特勒不为所动将新生产的装甲坦克以及精锐兵力投送向非洲而在苏联战场选择了以牵制苏军为主,步步紧逼的战术。

  非洲战事结束,帝国即解决了能源问题又恰逢寒冬已过而苏联又被汉华军再一次削弱,联合汉华军也好,各自单向攻击也罢,莫斯科注定要飞灰湮灭。

  脱离后世二战,希特勒的视角从军事角度而言或许各有评论,但从政治角度所产生的国家利益评价百分之百正确,就像文建阳担心英国会在土耳其横插一脚自己会左右为难所以先下手为强如出一辙的道理。

  如果罗马尼亚油田没有被炸毁,一切的局势走向都在按照希特勒布局的方向发展。

  但信号旗的一次出击恰恰就卡在了德国即不能大规模自汉华军获取物资又无法得到非洲能源的节点。(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