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千六百四十一章 无人机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没有夭折,负责项目人佛里·德哈维兰自筹资金继续研发并最终在197年获得成果。

  名为“喉”式的无人机在战舰试飞成功,无人机可以携带11公斤炸弹。

  相同的时间,华盛顿联邦也在发展无人机项目,并制造出由陀螺仪装置控制飞行方向,膜盒气压表自动控制飞行高度的“空中鱼雷”无人机。

  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华盛顿联邦研发出更加先进的“RP-4”无线电遥控上单翼无人机,

  安装大功率的发动机,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5公里,飞行高度达000米。

  但因为后世战争的走向以及实际应用,无人机更多的被用于空军靶机少有投入之战的先例,

  无人机轰炸地面目标也存在精准技术难题障碍。

  现世,伦敦、华盛顿联邦早就没落,而汉华军却拥有无线领域独领风骚的技术,更不用提及文建阳、高传辉、萧飞羽、方天浩等对无人机战场应用有真知灼见的‘先知’。

  汉华军发展无人机技术的历程并不晚,甚至超出汉华军独立研发期间任何一项军工项目。

  汉华军成军初期,尖嘴岭组建部队时就开始了工匠利用木制模型从山崖投放为防空部队训练的原始手工技术积累。

  军工发展及其战争的进程中包括气球炸弹都在为汉华军无人机项目完善技术。

  “流星”无人机真正定型是在汉华军成功发展出“行者”遥控炸弹之后。

  广西反击战开始定型到样机飞行,锡林郭勒盟战事时汉华军正式生产“流星”无人机。

  “流星”无人机总重10公斤,由一台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地面铺设滑轨,无人机发动

  带动滑车在滑轨上滑行达到绝对速度升空,陀螺仪装置控制飞行方向,膜盒气压表自动控制飞行高度,时速10千米,航程80千米,可携带150公斤航空炸弹或者一枚小型凝固汽油弹。

  因为无线电技术存在的障碍,“流星”无人机无法达到远距离的无线电控制回收,特殊定义也是“自杀式无人机”。

  “流星”无人机的生产技术要求和“台风”无法比较,随之而来的就是产量。

  从山谷基地运动而出的汉华军无人机部队装备有640架“流星”无人机,而且军工还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损耗。

  夜色深沉,各区域“后羿”厘米波雷达系统建立,大型羚羊无线电指挥车工作,地面60条滑轨在技术人员高效工作中不到1小时时间铺设而出。

  万事俱备!

  无线电信息回传,邱米坎机场空指挥部发出调度指令,6架干扰机升空。

  大面积的碳纤维干扰是前奏,低成本的无人机可以大量生产制造,“流星”无人机存在机体面积小的优势,但因为000千米飞行高度限制,进入阿穆尔共青城方向被雷达定位随之遭受的就是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