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十三、水运仪象台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原浑天仪,就连李申之这个来自未来的人都觉得很困难,更不用说李宗之这样的宋代土著,从小读四书五经的他对机械结构完全没有思路。

  正当李申之一筹莫展之际,李宗之又带给他一个惊喜:有图纸。

  只见李宗之着下人抬进来一口箱子,说道:“这么一大堆图纸,为兄也看不甚懂。问遍了那些宗室子弟们,也没人能看得懂。这可如何是好。”

  由不得李宗之心急,这项任务可是赵官家派给皇家科学院的第一项任务,如果完不成,丢人可就丢大了。

  赵士褭一副不管业务的姿态,他老人家直接表态自己只管人事,但凡有不听话的人全都交给他,由他来把刺头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然后把技术活儿全都压在了李宗之的肩上。

  从赵官家下发的这项任务来看,赵官家真切地理解了李申之到底想要干什么。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工作,也是赵构给李申之的一项考验。

  每天嚷嚷着要搞研发,那就给你一项真正有难度的工作,看看你的成色到底有多少。

  水运仪象台,是由北宋时期的苏颂主持,由韩公廉协助其于元祐年间(约1089年)完成,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

  水运仪象台制成之后,可以演变天象,预测天文现象。

  而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去看,水运仪象台真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其中一项很不起眼的小发明:擒纵器。

  擒纵器的出现,是现代钟表的主要标志。可以说,没有擒纵器,就没有现代走时精准的钟表。

  苏颂和韩公廉发明出来的擒纵器,是人类有史以来记载最早的发明,比欧洲早了六百年。

  可惜的是,这项伟大的发明随着靖康之难,也随之灰飞烟灭,以至于消失于史册。

  当年金人攻破开封之后,把开封城内所有能搬走的东西统统搬走,就连宋徽宗的花石纲都没放过,将赵佶辛苦搜集的石头搬到了燕京城,成了现在北海公园中的奇石。

  金人组织人手,把水运仪象台拆除之后,全部运往燕京城,再重新组装起来。

  只可惜,那时候的人不懂得纬度的概念。

  重新组装起来的水运仪象台没有依据纬度进行调整,导致观测天象时出现了巨大的误差,让金人以为拆装运输的过程中导致了水运仪象台的损坏以至无法使用。

  不论是金人还是汉人,全都无法“修复”使之正常运行,便从此置之不理。

  到后来不知到了何时,废弃的水运仪象台便被拆除,或许当了烧火的柴火。

  再看南宋这边,没了水运仪象台的实物,空留苏颂和韩公廉留下的图纸,却再未能将其进行组装,以至于后人彻底将这项伟大的发明遗忘。

  在南宋,能接触到图纸的人不懂得机械构造。懂得机械构造的人,又接触不到这套图纸。

  那些高高在上的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