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一样的梦想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耕状况,肯定不能找到化学精准分析后的肥料比例。

  宋通既然知道氮、磷、钾的配比为2:1:2,也知道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存在;

  “种豆子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这就是说,氮,含在豆类植物中;

  磷。宋通虽然知道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有磷灰石矿藏,但此时并不能前去大量开采。好在磷这种元素,大量存在于植物当中,这个原料也就好解决了。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还是将人畜粪便及豆类等植物的根茎,以及豆粕、豆渣、草木灰等,混合在一起进行发酵沤肥。

  将肥料以不同时节,施放到农田里,庄稼自然就会成长茁长。

  还有就是令人最为苦恼,也是痛恨的庄稼病虫害的问题。

  自古就有以艾叶等带有异味植物,与粮种混杂在一起储存。待耕种时,可以预防病虫害。

  另外,宋通也对此给予了补充:用捣碎的大蒜,与艾叶、草木灰等物掺杂在一起浸泡,然后再用这样的水浇灌、喷淋庄稼。另外还可以用贝壳粉、石灰泡水,以充当杀虫剂。

  宋通指导完毕,农人们领悟后再去教导其他同伴。

  可斡朵利对此并不在意,笑着说宋通现在近乎一个农夫。

  宋通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农田,慨叹着说道:“大唐虽说连年丰饶,但也要为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储备。以免到那时,灾民过多。”

  宋通这样说,自然是有史实依据的。史书记载,开元时期的大唐,的确因为雨水均匀而连年粮食丰收,百姓们的生活相对安乐。但进入天宝年间后,关中平原就经常遇到连年雨灾的侵扰。

  雨灾就会使得粮食减产,进而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百姓为此困苦,就连大诗人杜甫,当时即便做了个小官,也还是发生了家中小儿饿死的悲剧。

  彼时,大唐境内连年遭受雨灾,北部的大漠却是连年遭受旱灾。因此,在大漠活动的诸族,因为粮食缺乏,也就影响到了其它的贸易活动。发生的安史之乱,若说与此有一定关联,并不为过。

  因为安禄山等人,本是就是粟特人。他的发家,并非只是倚仗个人的所谓战功。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保护着众多聚集在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一带)、幽州的粟特人。

  这些粟特商人,为安禄山也就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开支。因此,安禄山的发迹,与这些粟特大商贾明里暗里地支持,是分不开的。

  粟特人的经商活动,遇到连年的天灾,也会大受影响。因为他们不远千里、万里,将商品带来大唐,却因为能够出得起高价购买的人,越来越少而蚀本。

  这些商人窘困,也就不能继续贡献给安禄山大量财富,供他扩充军备,或者个人淫乐花用。安禄山贪得无厌之余,自然也就会想其它办法,甚至孤注一掷地造反了。

  当然,宋通知道的这些事,对于十几岁的可斡朵利而言,别说跟他说了不会相信,就是说了会有那样的天灾,这个年轻人也不会在意。

  因为,可斡朵利的内心,始终埋藏着一个,如同阿史那博恒心中叨念的“纵横大漠”的梦想。

  这样人的内心,只有长风长槊、骏马猛士,取人性命如草芥、大斗饮酒如水浆。对于百姓,他们只想着以自己手中的长槊,保护百姓进行日常劳作,以贡献酒肉就可以了。至于百姓们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他们是不会在意的。

  宋通身任和诸番大使的职责,也有逞豪于大唐,令诸族亲睦安乐的愿望。既然如此,他就不能和阿史那博恒等人一样,只考虑以武力杀伐,而不顾及天下根本——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是否感到有幸福感的提升。

  不便对此时尽是骄傲神情的可斡朵利,给予过分严厉的说教,宋通只是笑了笑。就和他沿着田埂,边走边叙说着。

  从目前的饮食居止,说到可斡朵利跟随父亲去到北地贩卖羊皮,宋通转头笑看着他问道:“你们父子出去北地,走了很久吧?”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