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有底气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笑着说道:“阿史那真是威风。”他这样说着,可是他身边的可斡朵利却把头扭向一边,并不多看阿史那博恒。

  一阵大笑之后,阿史那博恒就在马上拱手说道:“宋军使好清闲,每日里都来察看农田!”

  宋通仰头看着他,笑问道:“你并无急事,却骑马这样快,是在城内憋得发闷了吗?”

  阿史那博恒听他这样说,顿觉奇怪:“宋军使怎么知道阿史那无急事?”

  “若有急事,你岂能不下马通报?”宋通说着,转头让可斡朵利将马匹找来。

  可斡朵利应诺后,立刻冲着远处的兵士铺房呼哨一声。青骢兽和另外一匹马,随即就嘶鸣不已。

  那边的兵士也是明白,并不牵马过来,只是松开了马缰绳。

  青骢兽摆动了一下头,就和那匹战马,扬开四蹄跑了过来。待马匹跑到近前,可斡朵利也不蹬踩马镫,只是手扶一下马身,就纵身跃上了马背。

  宋通立刻发出一声称赞:“一两年后,可斡朵利必是勇猛的战士!”

  可斡朵利只是笑笑,就再对阿史那博恒施礼后,对宋通说先行回去。

  看着这个少年打马先行离去,宋通也上了马,再问阿史那博恒道:“是什么事?”

  阿史那博恒摇摇头后说道:“大使只说令你回去叙谈,并未说具体事务。”

  想了想,宋通低喝一声,催动青骢兽奔驰起来。

  二人回到军府内,交付了马匹。阿史那博恒自去侍卫处巡查,宋通快步走向军府大堂。

  堂上已有几位官将,在与崔希逸说着公务。见到宋通赶来,几人相互见礼后,再主动说了起来。

  最近,朝廷对于与吐蕃是战是和,还没有最终结论。但是赵惠琮,已经被革职拘禁起来了。

  宋通心中不禁担心孙诲的事,崔希逸叹口气后,说道:“孙四在我等的解释之下,又已经受到重责。只要他不再乱为,也就暂时无事了。”

  放下孙诲的事,宋通再问吐蕃近来的动静。一旁的官将,也就纷纷陈说着。

  吐蕃那边,因为与唐方的各层级使者不断,对于是战是和,似乎也很是犹豫。

  但事实又可以证明,蕃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因为唐蕃边境的首脑,还是渴望报复、报仇、夺回蕃人俘虏的吐蕃大相乞力徐。

  而且,有密报回来,说是蕃方一直在暗中征调农人、牧民,以及奴隶。这些人,或者以牧人的身份,或者以送粮秣为名,陆续地进入到吐蕃前线的军营中。到达之后,这些人也就再未离开,肯定是留在营内做了兵士。

  而且,还有迹象表明,蕃方正在大量调集、制造军用器械,比如投石机、攻城用的鹅车、云梯等。

  待众人说完,崔希逸随后说道:“前线的唐蕃双方,暗地里都是剑拔弩张。但为了避免大面积开战,或者是使得本方能够做好尽可能齐全的准备,都还是在进行着一切和议的努力。”

  众人听了,再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

  武将自然是要通过战争来体现个人价值,因此就叫嚷着,说是应该接连向朝廷发牒请战。继续予以蕃方痛击,令他们知道不能随意惹恼大唐;

  文官们出于节省财力、民力的想法,都劝说要尽可能以和议代替战争,不要使得生灵涂炭。

  崔希逸因为早已与宋通定好了后续事宜,而心中颇为有底气。

  面对众人的争执不休,崔希逸微笑着看向宋通:“宋六以为如何?”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