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蕃人的疫情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损失甚多。

  若是这些勇武、健硕的蕃人兵士,被像是牛羊一般驱赶向朔方。还别说沿路的唐方兵将会有打骂激化矛盾,就是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也未必肯前去那边。

  见王维认同,宋通就继续说道:“王拾遗身为文官,或许没有深思过——唐蕃双方,似乎一直就是沿着祁连山一线,进行看似激烈、实则战况都还能控制的战斗,是为什么?”

  王维看着宋通,只是连连摇头。随后,他略微思考一下,表示除了双方各自实力所限,就是对战局多有克制。至于其它方面,王维的确也不可能想得过深。

  从新时代穿越过来,宋通用新知识来看大唐,肯定就比王维等人,对于唐蕃双方的多层面实力对比,了解得更多一些。

  这样想着,宋通就继续说道:“除了王拾遗所言,另有地形地势的原因。唐人进去高地,就会觉得行动滞缓、呼吸费力;而蕃人突袭唐地,多是骑马。他们骤然间从高地下到平原,也会,”

  如果向在场的崔希逸和王维,解释什么“高浓度氧气,对于人体同样有害”,因为他们并不懂得这些基本常识,肯定只有越说越糊涂。

  宋通只好换个词汇:“蕃人也会因不适应平原的气候而发生胸闷、咳嗽,甚至发热的症状。”

  崔希逸和王维听了,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王维连连催促着说:“所以呢?”

  “蕃人要是因为在平原不适应,而发生这样的所谓‘疫情’,肯定会更加恐慌。”宋通带着夸大其词的心理,继续说道,“恐怕不发生叛乱的概率,是极低的才对。”

  王维听了,立刻感到坐立不安。犹豫一下,他再试探着问道:“现在蕃人俘虏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发现这些症状?”

  宋通故作为难状,慨叹连连。王维见他这样,更觉得心中着急,一再催问。

  宋通停顿一下,再接着说道:“已有这类症状的病人出现。”

  王维立刻惊骇,“哦”了一声后,嘴巴一时不能合拢。

  宋通随后再说道:“目前还好,我命人找了些草药,给他们服下后,暂时可以抑制住病情。但时间久了,恐怕还是控制不住。”

  王维听了先是放心,再听到宋通后面的话,又觉得心脏被一根无形的线索,提到了嗓子眼。

  他连忙再次问道:“那么,以宋军使来看,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

  宋通正要他这样问,但却并不着急回答。

  故作思索许久,他才下定了极大决心一般说道:“放蕃人回去,才是上策!”

  王维原以为宋通另有他法,比如改良药物,控制住蕃人可能的传染病爆发。

  但听得宋通还是这样建议,他又是哀叹连声,然后说道:“大使,包括军使也说这样轻易放蕃人回去不妥,更何况远在近两千里之外的那些,”

  说着,他似乎觉得不妥,又改口说道:“王某官职低微,肯定是不好说什么。但宰执们为国费心甚重,必不会答应如此。”

  崔希逸听了半天,觉得宋通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就这样放蕃人回去,肯定不会被朝廷认可的。

  可是崔希逸知道自己的爱婿颇为精明,也就猜想他另有办法想出。

  于是,崔希逸也催促道:“宋六,王拾遗也是为国事忧心,你尽管直言。”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