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白云之下尽归己有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立刻响起震耳欲聋的鼓乐声。

  前面的步兵部伍持着各色旗幡,开始向西面行进。随后,就是骑兵、中军、辎重,以及后队跟着起行。

  这长达数十里的行军对列,走出连绵的山岭之后,就沿着南侧逶迤的阴山山脉,向广袤的草原走去。

  此时的草原,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河流环布,碧空万里。

  行军经常可以遇到从西面过来的商队,彼此都是暗赞。行商见到行军,觉得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而行军中的安禄山,却对这些行商队列,也是垂涎三尺。

  行商队列中的那些驼马,很明显背负的商品很沉重,脚步很迟缓。

  这些包囊里的商品,到底是金银酒器,还是异域香料呢?

  隔着粗厚的麻布,安禄山肯定不能亲眼看到里面的详情。作为行军的主帅,他肯定也不便涎着脸去求问里面的物什。

  正因如此,他才更是百爪挠心一般,眼神离不开这些包囊。

  安禄山的这个神情,很快被身边的曹世宇发觉了。再看看那些商队,他更是摇头发笑。

  觉得有些失态,安禄山尴尬地收回目光。“呵呵”地笑过之后,他再瞟了行商队列一眼后,就耸了一下肩说道:“为大唐繁荣,这些行商也是辛苦。”

  说这些虚伪的话有什么用?

  曹世宇干脆地说道:“万里行商,百倍利益。非如此,何以对得起一路的艰辛与危险?”

  当然是啊。这一路上,商人们不仅要遭受风餐露宿的艰苦,还要面对炎热、雨雪、风暴等自然灾害。

  即便已经如此艰难,行商们更要面临一路上诸族的阻挠。或者是抽税,或者是索要,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杀人越货的情况。

  行商们对付自然灾害以及自身的艰辛,倒还可以克复。但是遇到劫匪,又该怎么办呢?

  天佑!大唐。

  大唐强盛,又还容情。

  除了进去唐境内地去交易的以外,其他东来的行商们,就尽可能沿着大唐的边境行走。

  因此,见到安禄山的行军时,行商们不仅不害怕,更还面带微笑着,与行军打着招呼,或者躬身施礼。

  见到此景,安禄山得意之余,更加想着只是身在营州,自己就已经可以明里暗里收取商贾们的钱财。若是辖制的地域更为广大,呵呵,就连这些走路的行商,都要被自己抽上百分之五左右的“税收”了。

  商贾们交付大唐朝廷的税赋,平均在百分之十左右。另外,出于可想而知的原因。他们为了在行进或者行商坐贾时,得到官吏们的体谅,也会额外拿出一部分钱财,进行贿赂。

  因此,安禄山想要另行拿去百分之五,对于这些商贾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

  历史记载中,安禄山在营州以及后来在幽州一带,的确是得到了以粟特商贾为主的商人们的“资助”,从而使得他的欲望之心,膨胀得难以满足。

  再加上其它原因,比如那时的朝政混乱,以及老年的皇帝李隆基接连的失误,诱发了安禄山的最终叛乱。

  现在虽然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可安禄山欲壑难填的内心,却是一直不能抑制的。

  再不能抑制,他到也不敢做出抢掠这些商贾的行为。这种事情如果被查出,那肯定是要掉脑袋的。另外,为了能够长期得到商贾的贡奉,他也只能忍耐。

  但很快就不一样了。安禄山遥望着西面无边的草原,极目眺看白云下面的地方。

  幻想着白云之下尽归己有,他接连催促着行军,快点向西北进发。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