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散播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猜测啊!”

  “嗯,”宋通笑了笑,盯看着阿史那博恒在暗夜中的碧绿眼瞳,“你也说是‘猜测’,不是吗?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再传了。至于最终会怎么做,还是要等赵惠琮到了凉州,与崔大使面晤后,才能决定的。”

  说完,宋通率先迈步走去自己房屋。

  阿史那博恒带愣片刻,再笑嘻嘻地赶了上来:“呵呵,宋六你瞒人好严整!你连那个中人叫作赵惠琮都知道了!”

  宋通连忙以眼神示意他,不要再说此事。

  阿史那博恒立刻用大手捂住嘴巴,但还是遮不住他开心的低笑声。

  回到屋内,阿史那博恒再和宋通叙谈许久。当然,至于是否出兵吐蕃的事,他是不敢再多说了。但他就身为节度使府内傔从副史一职,还是不断地表达了不满。

  宋通知道,唐代的傔从,作为官员的近身侍卫,与新时代同样职务的人的工作内容,是有一定区别的。

  唐代傔从们,除了要对官员的人身安全给予保障之外,另有作为出行的仪仗队,甚至跑前跑后买些后宅内所需的什么物品,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菜等。

  需要提示的是,目前大唐的茶叶贸易,以及饮茶风气,主要集中在南方。对于北方人,无论贵庶,都还不是很能接受,茶叶的那种苦涩味道。

  但也很快。日后不久,饮茶的风气,就首先在士大夫阶层流传开来,并带动更多人群饮用。即便如此,此时唐代的饮茶方法,还是采用着以将水烧开,投入茶叶熬煮一番,并投入食盐用以佐味,甚至还要加上其它香料后,再进行饮用的方式。

  类如新时代“泡茶”,甚至“大碗茶”的形式,又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了。

  阿史那博恒虽然是傔从副史,但也正因为这样受到崔希逸的看重,这些跑前跑后的琐碎事务,自然也是难免的。

  身为六尺多高的大汉,阿史那博恒只想去到战阵厮杀,并不想就此安稳地躲在高官的府宅内,空耗岁月。

  对此,宋通自然也是深有体会,也很能理解阿史那博恒心中的苦闷。

  可是,既然身在军伍,就是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安心精心地做好本职工作。

  宋通只好用尽各种话语,对阿史那博恒那颗极为敏感的雄心,给予最合适的宽慰。

  尽管宋通说得口干舌燥,阿史那博恒还是闷闷不乐。

  宋通只得下达最后通牒:“服从,懂吧?我不要说鞍前马后,更还主动去到郊外,种菜、施肥。别说比不得一般农人,就是厮役,也没有宋某辛苦吧?我不都是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吗?我不是没有说过一句牢骚话吗?”

  阿史那博恒听着宋通接连的话语,不禁笑了起来:“宋六说话速度好快,又还有许多好听词句。但于我听来,却只像是一家人言语,颇有偏袒。”

  宋通听着他的话,立刻呆愣许久,才疑惑地问道:“你,你说的什么意思,我怎么听着不是很明白呢?”

  阿史那博恒撇了一下嘴,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接着,他凑近宋通低声笑道:“就如孙诲将要回来凉州的消息一样,宋六兄的好事,也早已是传得沸沸扬扬了!”

  宋通愕然许久,不禁问道:“阿史那,你给我说清楚,是什么好事被这样散播?”

  阿史那博恒看着宋通满脸疑惑的样子,又是大笑不已。

  接着,他再凑到宋通耳边说道:“还要隐瞒什么!崔三娘子啊,她的事啊!”

  他毛烘烘的黄胡子,因为彼此挨得太近而偶尔蹭到宋通的脸上。搞得宋通听了他的话后,不仅心中烦恼,就连脸上也是刺痒。

  “出去!这样的话岂敢乱说!再敢乱言,立即打杖!”宋通立即低声呵斥。

  看着宋通的脸胀得通红、眼睛瞪得老大,阿史那博恒却并不害怕。他口中“呵呵”连声,耸耸肩后,快速地溜出了屋去。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