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一章 报恩_献祭之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原本西夏建国后,依靠大辽皇朝,不把大宋放在眼里,在边境挑衅,每年都掀起战争,活跃程度比大辽还要让宋人憎恶。

  如今西夏王国的大辽爸爸都偃旗息鼓,向大宋跪了。

  大宋军队开拔到西夏,势如破竹,西夏王国立刻就土崩瓦解,分崩离析,成为了过去式。

  旁边其他邻国,眼见大宋国势蒸蒸日上,什么话都别说,主动跪吧。

  大理王国撤销了帝号,主动请封。

  吐蕃、高丽则是为了表示虔诚之意,向大宋皇帝献出了自己国产最好的宝贝,什么纯白色的牦牛,什么人形的人参等等。

  大宋外无战事,自然开始内修政绩。

  由于大宋朝文人治国,世家豪门很少,加上鼓励商贾,大宋的国势呈现健康蓬勃发展态势。

  新皇帝登基八年,大宋的国力已经远超汉唐,每年前来汴梁进贡的番使数不胜数。

  大宋皇朝,在渐渐朝着大宋帝国进行蔓延。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杨宗保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今年才二十七岁,已经被封为户部尚书,是朝堂上五大巨头之一。

  赵光义任命的宰相吕蒙正已经体力不支,退居二线,不过还是领了一个工部尚书的职位。

  如今文官首领是毕思安,毕思安下面就是寇准。

  吕蒙正、毕思安、寇准是文官三巨头。

  武将有两个巨头,分别是李继宣和杨宗保。

  除了文官武将,还有一个宗室八贤王,在五个巨头中间,平日里活活稀泥。

  这就是大宋目前3+2+1的政治格局。

  吕蒙正已经是垂垂老矣,杨宗保推算了他的寿命,大约也就是最近两年,就要归西。

  毕思安也差不离。

  只有寇准四十来岁,年富力强,如果按照原历史,就是这个寇老西,在一年后,胁迫官家赵恒出征,进行了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

  杨宗保知道这寇老西脾气大,在前不久官职改革的时候,特地给自己挑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户部尚书。

  结果还是被寇准直接堵了一通。

  这寇老西仗着自己辈分大,拜了佘老太君为干娘,算是杨宗保的叔叔,对杨宗保颐气指使,浑然不把他当做巨头之一。

  杨宗保为了不背上不孝的名声,只好费尽心思,把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提前拉开了序幕。

  大宋原来为了打仗,花费地域是按照道、路、州、县等级别进行划分的。

  如今四海景平,杨宗保就提出,重新整理地域,按照人口、习俗等情况进行划分,进行民族混合杂居,这样好让大宋国境内居民,早日融合。

  这是一个工作量极大、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这也是杨宗保想要避开寇老西的注意力,想出这么个玩意。

  反正对于杨宗保来说,每年四处转一转,既是公费出差旅游,也能顺便为自己谋算些小事情。

  比如说,寻找白素贞一千年前的救命恩人。

  虽然白素贞和法海老禅师都在,但是许仙还没出生呢。

  当然,许仙虽然没出生,但是许仙的前世,应该活在世上。

  杨宗保这些年东奔西走,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寻找许仙的前世。

  当年慈航道人把金光仙关押一千年,后来慈航道人入佛,化作观世音白衣大士,与金毛犼有过一点恩怨。

  金毛犼转世做了水云老祖,白衣大士却悄悄为他和白素贞牵了姻缘红线,提前了近千年的算计。

  水云老祖带着颖宝去月老宫,得知了这件事,心里就把许仙的生命气息记了下来。

  只要许仙在周边百里方圆,杨宗保就能把他找出来。

  眼见杨宗保已经走遍了大宋皇朝三分之二的土地,只消再过个三五年,就能有音讯,杨宗保内心里是激动地。

  这一次,定然让那白衣大士的算计落空。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