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3 庄户孙儿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爷叹口气:“省点力气吧,别装了。”

  这话挺管用,大孙子立马停止挣扎,消停了。

  似乎也不愤怒了。

  “这可怎么办呢?”爷爷看看老婆子,犯愁地说,“三仓这样儿,他实在没心去上学,可是仓——”

  老头左右为难了。

  他知道,兄弟俩都没错。

  可是都对的兄弟俩,选择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碰撞。

  “爷爷,问您个问题,”大孙子道,“狗咬和山鱼好胳膊好腿的,为什么要打了光棍?”

  村里的光棍很多。

  绝大多数因为生理上有瑕疵,瘸腿的,瞎眼的,聋哑的,个子太矮的,脑袋太扁的……不一而足。

  或者就是智力有问题。

  狗咬和山鱼身心健康,长相也没什么问题——当然,长得像鱼并不妨碍相貌不丑。

  如果用挑剔的眼光去端详每一个人,其实每一个人都像某种动物,概莫能外。

  爷爷不知道大孙子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但他还是说道:

  “山鱼从小没爹没娘,吃百家饭长大的,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连一间屋子头都没有,人家闺女跟了他住哪儿?

  狗咬比山鱼情况好点,可他爹生了一场大病,家里拉下一屁股饥荒也没治好,他娘也有病。

  这样的娘俩过日子,谁家闺女敢跟啊!

  就这么简单,就是穷得打了光棍。”

  大孙子点点头,看了看母亲,然后对爷爷说:

  “爷爷,俺家跟狗咬差不多的情况吧?

  当初俺爹长病,也是拉下一腚饥荒,可俺爹还是走了。

  从那以后好多年,俺家就翻不过身来——”

  “嘶——”母亲捂住嘴,眼泪滚滚而下。

  这些年过去了,这个话题从来没人敢提。

  没想到老大今晚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突然揭开了母亲不敢触动的伤疤。

  虼蚤奶奶也抹眼泪,想起她那早死的大儿子了。

  老大自己也抹了抹眼泪,继续说道:

  “狗咬和俺家一样,都是因为家里出事,就多年翻不过身来,就有可能打光棍,这是为什么?

  难道就是命?

  摊上了就是命?

  为什么哪个村里都有那么多光棍,城里边却是没几个光棍?

  远的不说,就说夏山街上,不过就是个公社驻地,人家村里那么多人口,为什么几乎没有光棍。

  我听人家说,夏山街上的狗,都能娶上媳妇。

  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咱们是农民。

  干得比城里人累,吃得比城里人差,可这样还得提心吊胆的,生怕家里有事。

  稍微出点意外,就有可能打了光棍,就一辈子翻不过身来。

  为什么城里人就不怕这些?

  就是因为城里人有保障,不管出什么事,国家给他兜着呢。

  老农民靠天吃饭,可人家城里人旱涝保收,就是大旱三年,老农民饿死了,人家吃国库粮的照样有粮食吃。

  爷爷您辛辛苦苦干大半辈子了,现在六十的人了,还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