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她不能辜负大哥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筹备,就等着老大进厂了。

  虽然表面上看她是屈从了老大的要挟,但是大仓娘高屋建瓴地认为,其实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当中。

  她不是不知道当工人名声好听,能娶个好媳妇。

  但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老大为这事给她出了个难题,非得让老二和英子再去上学,不然就不进厂,这个难以接受的附加条件,打乱了她的思路。

  女强人也有难住的时候啊。

  但是那天晚上的家庭会议上,老大强调让老二进厂的理由,就是“当工人能娶个好媳妇”。

  这话一下子让大仓娘的思路清晰起来。

  她终于排除所有干扰,最终筛选出一个关键词:好媳妇!

  是啊,现在家里所有的工作重点,不就是倾尽一切力量,给老大娶个好媳妇吗!

  只要老大这头一炮打出个开门红,后边几个小崽子的媳妇也差不到哪里去。

  大仓娘坚信这个道理。

  心里虽然有些对老大不满,但毕竟孩子大了,当娘的也不能再一言堂,娘俩意见不合的时候也得讲究点战略战术。

  大仓娘也上过几天学,认得不少生字的。

  当然有时候把公社的“水泥予制厂”读成“水泥子制厂”,把那本“新华字典”读成“新华字曲”,仓他大姑从关东来信,说那里太冷,她“受不了”,读成“爱不了”,信上说有个邻居“太狠了”,读成“太狼了”……

  但这并不妨碍大仓娘以文化人自居。

  她知道上学不像喝凉水那么简单,咕咚咕咚就能把肚子灌满。

  上学这东西,你得能啃得进去。

  一个“啃”字,说明这事不容易办到。

  那些一天不落跟着上学的孩子,都未必能学出个名堂来,老二和英子下学好几年了,学那点东西就着煎饼早忘光了。

  现在再去上学,那就是听天书,听得懂才怪。

  想明白了这一层,大仓娘释然了。

  还有点小得意。

  老大这两年翅膀硬了,学着跟他娘讲条件,他那点小心思,当母亲的能不知道吗?

  不就是看英子早早下来干活他心疼了,想让她多上两年学,享享福!

  而捎带上老二,不过就是做做样子,不要显出厚此薄彼,放着男孩不上学,闺女反而上学,让左邻右舍看咱们做事外路。

  可你毕竟还是嫩点啊,没想到更深的一层,他俩拉下的太多,再去上学无论如何跟不上趟。

  大仓娘完全有这个自信,不用几天,老二和英子就会主动要求不上了。

  她甚至都能脑补出俩孩子打死也不愿再踏进学校门的样子……

  没几天的功夫,大仓娘高高兴兴把老大老二和英子送出家门。

  二仓和英子要是再去上小学五年级,明显蚂蚁窝跑出个骆驼来,跟一群小屁孩坐一块儿能把俩人羞死。

  于是都插班上了六年级。

  就是初一。

  上初一俩人也是显得比别人大。

  二仓头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