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三章围城:炮战逞威---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月20日下午4时,在南京城整编的122师师师长王铭章就接到命令,准备带队前往中华门外加强前沿阵地防守。

  122师是负责一段三公里距离的阵地防守。

  不过按照战术要求,每个师只派一个团兵力布置在第一线,另外两个团作为预备队做好轮战准备

  南京保卫战前,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阵地攻防战时候,总是保留国内军阀作战的习惯,都是一窝蜂把部队派上阵地,就算留预备队也是极少。

  原时空中无论是战例还是影视作品,常常出现阵地上的中国军队军官要求援军和补充兵力的场景。

  实际上,就算中国军队防守阵地,兵力都是日军的三、五倍以上,大量兵力拥挤在阵地简易工事里,在日军火炮轰击下,伤亡惨重,自然是多少兵力都不够用,同时成就日军炮火猛烈的威名。

  但仅布置少量兵力在阵地上,除了冒着丢失阵地的风险外,也需要阵地上的守军具有极大勇气。

  徐远山与刘湘他们这些守城将领接触时,利用换装机会提出了“死战”要求,后来才提出丢了阵地不要紧,在炮兵掩护下夺回来就是了,阵地就是需要反复争夺才会成为交战双方的战场。

  这就是原时空抗美援朝阵地攻防战中的“兑子”战术,这和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明显不同。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有一个连的伤亡率是500%,因为这个连的志愿军与美军连续争夺山头阵地,反复了28次,前后补充了五个连。

  上甘岭战役把美军打痛了、打怕了,因为在志愿军“兑子”战术下,美军的伤亡反而是志愿军伤亡的两倍。

  能决定南京城守军去留的徐远山,他的意见自然会得到重视。

  王铭章122师整编后,番号名称仍保留,但原来不足四千人兵力补充到近八千人,三个步兵团每个团的兵力接近两千五百人,还配置了一个六门81迫击炮连。

  最关键的,还增加了近三十名先锋军的干部。

  这次布置一个团上阵地,兵力也差不多了,随打随补和随打随换,阵地防守时留足预备队最为关键。

  王铭章带领部队前往前沿阵地时,城里的先锋军炮兵部队开炮了,整个南京城内外都处是隆隆的火炮发射炮弹声响。

  先锋军炮兵虽然配合守城步兵作战,前沿阵地守军可以呼叫炮火支援,但先锋军所有炮兵部队并不是卫戍区司令部指挥。

  王铭章刚开始指挥作战时是有些奇怪,但作战中先锋军炮兵部队确实没有误过事,就算阵地丢失了,只要川军反击部队准备好,先锋军炮火自然就支援过来了。

  就好像先锋军的炮兵知道川军步兵心思一样。

  事实上,徐远山不让卫戍区司令部指挥炮兵,是因为他们无法指挥。

  现在中国军队的炮兵指挥水平真差太远了,都

  请收藏:https://m.bqgs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